李宇明,王春辉:科研生产力与中文首发制度
2020年第2期
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多人谈
本期嘉宾
李宇明
北京语言大学语言
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
王春辉
首都师范大学
国际文化学院
科研生产力
与中文首发制度
文 | 李宇明,王春辉
2020年春节前后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使得一些原本不明显或被掩盖的问题显露出来,人们在“大隔离”中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集体反思。科研成果的发表与评价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。
事情起因于肺炎疫情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,相关专家选择了第一时间在国外英文杂志上发表,有很多信息并没有在国内用中文及时公开,也没有及时应用在抗疫中,由此造成了一些负面的连锁反应。
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,目前的中国都已是科研大国,但是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发表和转化也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。科研成果(尤其是理工科)优先在国外发表的现象(尤其是用英文)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,比如与科研评价体制有关,也与中文自身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有关。
一个民族的语言所创造和承载的知识量,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发展;一个国家的语言所创造和承载的知识量,则关系到国家的文脉传承、国际地位及长治久安。
语言是知识的容器,也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获取知识的藩篱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,英语已经成为“世界通用语”,在国际科技界更是“一语独大”。中文虽然也加快了国际传播的步伐,但是在国际社会的应用还比较有限;在国际科学技术领域虽然位居第二方阵,但因英语的强势,也与英语之外的语言一样,被严重“边缘化”。这是个世界问题,对非英语国家的人获取世界知识(尤其是前沿科技和社科知识)造成了严重障碍,当然也应当引起中国的重视。
于是,“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”就成为一个大问题,成为一个涉及文脉国脉的重大问题。一种语言如果失去表达现代科技知识的资格时,这种语言就将落后于时代,就将衰落下去。国民的知识获取将主要依赖外语,民族的发展、国家的振兴也必然只能是梦中幻景。
学者的科研成果需要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理应第一时间为中国工程师、大学生所知晓,第一时间转化为中国的生产力。用英文等外文发表则无法第一时间形成中国生产力的转化,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,特别是紧急问题也无法及时得到学界的援助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例证。
不问解决了什么问题、只看发表了多少论文(特别是外文论文、SCI论文)的片面追求“科研GDP”的现象,应当改变,科研成果优先以外文发表的现象更需首先改变!在此我们发出“中文首发制”的倡议:
(1)提高认识。我们既要争取国际的学术话语权,也要争取中文的国际学术话语权,争取国人的学术知情权。要争取这些权利,提升中文的国际学术地位是“根本”。中国学术在争取国际话语权方面已有令人高兴的进步,但是中文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在步步后退,国人的学术知情权还较少纳入学人视野。当前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,不利于科研工作者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”。
(2)提倡中文首发制。中国人(包括世界华人)最好最新的科研成果应首先用中文发表,然后再用外语发表,或者是中外文“同时”发表。
(3)分层分类逐步推进。中国较为领先的学科,中国有独自特点的学科,与国家发展较为密切的学科,应加大中文文本的评价权重,首先提倡“中文首发”,外文次发或并发,以此保护中文的第一发表权。
(4)建立中外学术合作平台,鼓励平台的研究成果“中文首发”。
(5)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。改变“唯SCI(EI、SSCI、IEEE)”的科研评价标准,提升中文科研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(当然,“唯C刊”的问题也需反思)。
这是中国科研成果中文化的必由之路,是提升中文的国际知识供给的必由之路,也是给中文以最起码的“尊严”!
近日,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、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指出要“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、过度、扭曲使用等现象,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”。这是个好“意见”,期待能让片面追求“科研GDP”者清醒,也期待有“中文首发”的制度出台。科研有其本来面目,有其本来作用,不应扭曲也不能扭曲。
——相关推荐——
关注我们